信息化提升企业管

发布时间:2019-05-1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信息化建设被不可逆转的历史推向了市场大潮的浪尖———当今时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企业的效益工程,更是企业的生存工程,如果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失去了有利地位,势必被商业竞争无情地淘汰。   在信息化的建设中,制造业的信息化是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现今,制造业正朝着广义的“大制造业”的方向发展,其所涉及的概念和领域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趋势:     信息化趋势。制造业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前两个因素为传统制造业早期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并得到了 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随着信息革命的到来,信息在制造业中的作用也日见突出,信息同其他要素的良好集成成为制造业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服务化趋势。随着信息在制造业中所起的作用日渐突出,制造业的运营规模也打破了传统的“大而全”的计划生产模式,转变为要求企业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地将优质产品投入到准确的市场,并通过高效的信息反馈,进行新一轮的设计和投入到市场生产模式,即实现由“以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的转变。   由此我们必须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彻底的改造,使其适应于新形势的要求。制造业的变革并不是自身体系内部变革所能完成的,它必须要以 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基础,实现二者间深层次的整合,以信息化为契机来改变传统企业的运营模式。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 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 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构架企业间的动态联盟,为适应网络经济做相应的铺垫。   企业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对其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理解:第一,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的管理和运行模式,而不是计算机网络技 术本身,其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手段;第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概念是发展的,它随着管理理念、实现手段等因素的发展而发展;第三,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集成技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点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即实现将关键而准确的数据及时的传输到相应的决策人的手中,为企业的运作决策提供数据;第四,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企业领导和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组织管理信息化,企业经营手段信息化,设计、加工等生产过程信息化等方面;第五,企业信息化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包含了人才培养、咨询服务、方案设计、设备采购、网络建设、软件选型、应用培训、二次开发等过程。   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来决定进行哪一层次的信息化。第一层次是实现数字化设计;第二层次是实现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集成;第三层次是实现企业设计、管理、经营的数字化,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建成数字化企业;第四层次是形成企业间的信息化整体构造——建成企业动态联盟。目前所提到的信息化一般较多的是指后两个层面的信息化建设,也即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来实现企业内部信息化,或者通过ERP与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的整合实现供应商、企业、客户整个价值链的信息化管理。   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企业带来诸多的益处:可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能够降低技术人才的劳动强度,用计算机实现繁杂、重复的简单体力劳动,从而提升技术人才的脑力价值;有利于理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实现管理的井井有条;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设计质量;降低企业的库存,节约占用资金,节约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企业的服务时间和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并可及时的获取客户需求,实现按订单生产;加速资金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率,实现资金的快速重复有效的利用;加速信息流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流动速率,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加速知识在企业中的传播,实现现有知识的及时更新和应用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已加入W TO的条件下,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市场生存的要求,是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基础。   相关链接   ERP的概念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即企业资源规划管理系统,是基于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供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的解决方案。它是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Gartner Group公司从M RPⅡ(制造资源计划)发展而来的,ERP超越了传统M RPII的概念,吸收了准时生产(JIT),全面质量管理(TQC)等先进管理思想,极大地扩展了管理信息系统的范围。它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   ERP最初是一种基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它在M RPⅡ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其基本思想是把企业的业务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并将企业内部划分成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如财务、市场营销、生产制造、服务维护、工程技术等,可对企业内部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如订单、采购、库存、计划、生产制造、质量控制、运输、分销、服务与维护、财务、成本控制、经营风险与投资、决策支持、实验室/配方、人力资源等有效地进行管理,从管理范围和深度上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功能和工具。这一阶段可以说是狭义上的ERP概念,它只局限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再一次改变了生产、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工业经济也由主要是制造业转变为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步一体化,而当企业面临全球化的大市场竞争环境时,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都成为佼佼者,如果所 有业务完全由企业自己来承担,那么它必然要面对所有相关领域的竞争对手。因此,只有联合该行业中其他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业务关系紧密、经济利益相连的供应链,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市场竞争实力。鉴于此,供应链的概念就由狭义的企业内部业务流程扩展为广义的行业供应链,这种供应链是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再将成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的供应链所构成的网络。这样,ERP的管理范围亦相应地由企业的内部拓展到整个行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配送环节、流通环节以及最终消费者,即整个行业供应链的管理。 这一阶段可以说是广义上的ERP概念,它实际上整合了CRM(客户关系管理)和SCM(供应链管理